正规炒股配资门户网_安全实盘配资门户网_实盘配资平台查询
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安全实盘配资门户网

你的位置:正规炒股配资门户网_安全实盘配资门户网_实盘配资平台查询 > 安全实盘配资门户网 > 第五届(2019)金融科技国际会议“金融科技的发展:理论、应用与风险管理”隆重召开

第五届(2019)金融科技国际会议“金融科技的发展:理论、应用与风险管理”隆重召开

发布日期:2024-01-08 12:30    点击次数:85

2019年10月27日,由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爱丁堡大学商学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财经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上海市金融工作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指导支持,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学会、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协办,并有Review of Corporate Finance Studies,《财经研究》作为合作期刊的第五届(2019)金融科技国际会议“金融科技的发展:理论、应用与风险管理”在上海财大豪生酒店隆重召开。

会议上午场由爱丁堡大学商学院公司金融学首席教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特聘教授侯文轩主持。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教授郑少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名誉院长、原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名誉会长周禹鹏,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赵万兵,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学术委员叶国标分别出席论坛并作致辞,向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衷心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教授郑少华致辞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郑少华教授首先代表上海财经大学对前来参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郑少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金融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今年9月6日央行发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提出未来三年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进一步引领和促进国家金融科技的高质量发展。金融科技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海在推动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和政策创新等方面成效显著,如何加强对金融科技风险的有效监管,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下一阶段的重要工作。

郑少华教授表示,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不仅持续推进决策咨询研究,还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探讨当前国内外金融科技领域的热点问题,为金融科技的发展与风险监管的研究交流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郑少华教授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在建设高水平智库,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改革以及科创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名誉院长、原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名誉会长周禹鹏致辞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名誉院长、原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名誉会长周禹鹏在致辞中提到,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提高了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但也为风险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在确保金融改革和创新的同时,必须要注重风险防范制度建设,加强金融风险预警,打击违法违规的金融活动,推动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国政府赋予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促进科创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联动发展是上海科创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条必由之路,而金融科技的应用对于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的联动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周禹鹏院长指出,经过七年的不断发展,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已经成为推动上海经济金融建设、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决策咨询机构,多次获得国家权威机构的认可。2017年,研究院作为高校国际领域最高级别智库——A类高校智库入选年度中国核心智库,并连续两年入选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智库报告》,获评2017年度“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研究议题最具影响力智库”及2018年度“高校智库(特色)系统影响力智库”。今年9月,研究院也顺利通过了上海市教委组织的5年一次对全上海高校智库的全面评估。这些成绩和荣誉都是国家和社会各界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在智库建设方面取得成效给予的充分肯定和鼓励。

周禹鹏院长还指出:前两天我们国家领导人特别提到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突破口,这是对所有搞金融中心研究、搞金融科技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发出了一个动员令,吹响了进军号,希望在今天的研讨会上乃至在研究院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将区块链作为一个重大问题开展研究。

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赵万兵致辞

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赵万兵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为齐备、金融开放程度最高、金融创新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2018年,上海市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645万亿元,同比增长15%,持牌金融机构达到1605家,在最新一期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中,上海已经从全球第6位上升至第五位。2019年,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进入到冲刺阶段,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第一动力。在此背景下,金融科技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为传统金融行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成为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赵万兵副局长表示,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未来上海将继续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上海市金融工作局也将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坚持推进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发展,进一步优化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完善监管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提升上海金融科技能级,在服务上海、服务全国、融入全球的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学术委员叶国标致辞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学术委员叶国标在致辞中指出,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金融发展的生命线。一直以来,传统金融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伴随人民对于生活的需求而不断革新。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细分领域的兴起,一些互联网企业和IT公司也与金融机构建立起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传统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

叶国标董事长还指出,金融科技的高度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提高了日常生产和生活效率,降低了成本,但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金融科技的发展不能离开金融稳健、诚信和服务的本源,在创新的同时必须注重风险防范。目前,杭州、深圳在金融科技方面的蓬勃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上海更应该抓住机遇,大力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的联动发展,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致辞结束后进入主旨演讲环节。世界银行高级技术顾问、英国剑桥大学新兴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Lesly Goh,协同数据创始合作人、国际数据管理协会中国区创始人和现任主席胡本立,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教授Andrew Ellul,IFC资深金融科技顾问、乔治城大学客座教授Migurel A. Soriano,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邓辛分别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主旨演讲。

世界银行高级技术顾问、英国剑桥大学新兴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Lesly Goh发表主旨演讲

世界银行高级技术顾问、英国剑桥大学新兴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Lesly Goh围绕“Managing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in the Face of Changing Technology Landscape with Big Data, AI and Block Chain”主题展开主旨演讲。Lesly Goh研究员指出,智能化、数字化、网格化将成为科技发展的战略趋势。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颠覆性技术的出现,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可以帮助机构在发债过程中简化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且由于区块链技术信息不可更改的特点,可以有效提高数据的安全性,降低欺诈风险。与此同时,基于区块链技术为所有的市场投资者提供了平等的信息访问权限,可以进一步降低了交易风险,允许投资者更加便捷地进行投资交易,通过区块链技术使农村金融的发行效率得到提高。在虚拟化或数字化货币的问题方面,跨境的银行间交易成本大幅降低很多央行在零售和批发领域进行了尝试。

随后,Lesly Goh研究员通过分享欧盟和新加坡在数据隐私保护方面的做法,指出数据保护的关键在于数据的透明度、数据的收集和共享等方面。

协同数据创始合伙人,国际数据管理协会中国区创始和现任主席胡本立发表主旨演讲

协同数据创始合伙人和国际数据管理协会中国区创始和现任主席胡本立以“怎样对金融科技进行有效监督?——定义、模型、欧盟时间对中国的建议”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胡本立主席指出,金融科技的核心在于数据和对数据的处理、管理和治理,他通过两张图标很好地阐述了其对于大数据以及大数据应用的理解:人与数据在三个世界里进行循环和互动,包括“客观世界”、“概念世界”和“表示世界”,这种反复循环和互动的过程是无限的。数据是以人为本的过程,因此无论场景是业务还是技术,两种场景如何融合沟通达成共识,需要回到以人为中心上来。除此之外,胡本立主席还认为,目前国际上在研究上,对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比较多,但是对于“数据是如何产生的”这方面研究太少,他希望在下一阶段能够加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

胡本立先生指出,跨机构、跨行业和跨国家之间数据的共享和交叉,都是当前全球数据管理的挑战与趋势。数据不能是孤立的或者静止的,保持数据的分享,才能让数据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在金融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监管机构和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营造具有吸引力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教授Andrew Ellul发表主旨演讲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教授Andrew Ellul以“The promises and challenges of machine learning”为题发表主旨演讲。Andrew教授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对金融科技做了一个简单的回顾。他指出,Fintech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早年的电缆电报,后来的电子支付、网上银行,再到近年来以去中介化为核心的金融服务技术(如分布式账本),都是将新的科技运用于金融领域,从而提升交易效率、降低摩擦成本和信息成本,进一步提升客户的利益。Andrew教授提出,由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技术的突破可以极大地降低数据的分析利用成本,它不仅可以助力金融机构为客户量身定制服务、提升决策效率,还能降低信息不对称成本,为新兴市场国家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Andrew教授还指出,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增加风险。金融科技可能会对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带来各种风险事件和监管难题,因此对金融科技的风险监管是至关重要的。最后,Andrew教授讨论了金融科技的利用可能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并从金融监管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IFC资深金融科技顾问,乔治城大学客座教授Miguel A. Soriano发表主旨演讲

IFC资深金融科技顾问、乔治城大学客座教授Migurel A. Soriano以“Key Trends: Regulatory Approaches to Enable Fintech Innovation”为题发表主旨演讲。Migurel A. Soriano教授指出,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监管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监管机构,需要用更为创新的意识,研究、开发更加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监管工具,推动金融科技更加稳健的发展。目前,支付、借贷、投资储蓄、保险等业务模式的开展和创新过程中都会受到金融科技的影响,如何推广金融科技,扩大金融覆盖面,提高使用率和服务效率,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提高监管的稳定性,让金融机构确切了解他们所采用的技术是被监管接受或者禁止的。此外,Migurel教授还指出,影响金融科技发展和采纳的三个因素,第一是金融服务部门的成熟度;第二是金融基础设施的可用性;第三是信用评级系统等功能的完备性。

Migurel教授指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缺乏对技术知识的了解是导致监管机构创新的最主要的障碍。其次政治压力、人才资源紧缺、金融资源的匮乏和监管瓶颈也是阻碍金融监管创新的原因。Migurel教授通过一张图演示了世界上多个国家设立了监管沙盒和创新中心,他指出,监管沙盒和创新中心两者之间需要相互协调,有利于降低创新和监管成本,为监管部门和金融科技创新之间创造良好的互动环境。最后Migurel教授还指出,监管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合作是至关重要的,他认为在网络安全、反洗钱、法律和监管框架、支付和安全结算系统以及跨境支付这五个方面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此外,除了开放的心态和各部门沟通以外,监管者的能力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邓辛发表主旨演讲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邓辛以“金融科技监管政策与金融科技发展”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邓辛副教授指出,金融科技全球融资趋势呈现如下四个主要特征:第一、金融科技投资企业数量和金额出现回落。过往五年里,金融科技投资企业数量及金额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在2018-2019年开始慢慢回落;第二、A轮融资是大部分金融科技企业的一道“坎”;第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成为主流,区块链异军突起。由于大数据技术相对比较成熟,所以它的融资趋势比较稳定,而人工智能在2018年有突飞猛进的增长,表明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是看好的;第四、亚洲引领金融科技发展的浪潮。2016-2018年亚洲超越北美洲,成为金融科技投资最多的地区,就中国国内来看,由于地方政府的支持,北京成为金融科技融资企业聚集地,上海、深圳和杭州紧随其后。

邓辛副教授认为,未来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宏观环境是严监管、促转型,更全面的行业监管效率促进了整个行业业务的转型,同时金融科技生态圈建设的竞争逐渐白热化。所有金融科技的巨头都拥有非常丰厚的场景累计,通过对用户生活场景上的切入和对消费金融市场的占领,形成一份非常稳定的行业格局。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科技服务的主要模式将由C端逐渐向B端转变。未来金融科技的主要业态将使金融与实际生活联系得更为紧密,而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公司只有通过优势互补合作共建才能更好地抓住未来发展的机会。邓辛教授在演讲最后介绍了团队构建的金融科技监管态度指数,深入研究监管政策对地方金融科技的发展的推动作用。

爱丁堡大学商学院公司金融学首席教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特聘教授侯文轩主持上午大会

在短暂的休息过后,论坛进入了高端圆桌讨论环节,由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赵晓菊教授主持。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数字货币研究暨人工智能应用推进工作小组副组长任思溟,上海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区块链研究院院长马小峰副教授,复旦大学法学院许多奇教授,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分别围绕“金融科技应用中的难点、风险管理及相关法律研究”主题发表精彩观点并讨论,并与参会嘉宾及媒体记者展开互动讨论。

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数字货币研究暨人工智能应用推进工作小组副组长任思溟在高端圆桌讨论环节发言

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数字货币研究暨人工智能应用推进工作小组副组长任思溟指出,金融科技在应用中的难点之一是难以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例如,人脸识别技术在高铁和机场的应用非常广泛,这是因为技术逻辑和场景业务十分吻合。技术的逻辑性和场景匹配度决定了金融科技应用的适合程度,如果技术无法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只会让它成为“皇帝的新衣”;只有真正找到非常合适的应用场景,才能让技术发挥作用。难以寻找合适场景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对技术的研究不够深入;第二,对业务场景的掌握不够全面。

任思溟副组长还提出,未来金融科技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我们需要顺应大势,紧跟潮流。他认为,随着国家对数据监管的趋严,未来金融科技发展与应用的两大蓝海,一是大数据的隐私保护,二是算法的合法合规性审查。算法作为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做到用算法监管算法,用程序监管程序,用平台监管平台,这样才能确保算法的合法合规性。

上海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区块链研究院院长马小峰副教授在高端圆桌讨论环节发言

上海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区块链研究院院长马小峰副教授认为,金融科技是通过科技手段赋能金融产业和金融服务,而区块链技术是金融科技重要的底层技术,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马小峰教授通过分享宝武、中远海运的案例,提出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赋能实体经济,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发展难题。他认为,目前已经从传统的中心化数字经济的垄断转变为多中心化的新型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的隐私性和安全性,也是下一阶段的重要的发展方向。

马小峰院长还提出,金融科技的创新会带来新的风险,需要借助和强化监管科技,提高风险的防控能力,更好地为金融创新保驾护航,提高监管效率。利用区块链的溯源特性,将监管从牌照式监管转变为行为和功能性监管,实现穿透性监管。马小峰教授强调,中国很多应用场景和国外不尽相同,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技术路线,在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方面,需要坚持自主研发的路线,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带动中国金融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许多奇在高端圆桌讨论环节发言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许多奇指出,随着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金融产品的不断多元化,业务风险、技术风险和数据风险等问题也不断涌现,这对国家的法律环境和立法系统都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因此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监管:第一,在数据保护方面,要仿效欧盟,做好底层的法律基础建设;第二,各部门之间,包括一行两会、网信办、公安部、工信部等部门之间要做好相互合作和协调,做好统一监管;第三,加强中央和地方监管的协调统筹,实施穿透性、一致性监管。

许多奇教授还指出,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要力争在金融科技监管上先行先试,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上海需要建立具有全球性的战略思维和视野,要积极参与到更多重要的国际组织和对金融科技实施国际监管的缔约组织中去,发出“中国声音”;第二,积极转变监管理念,发展沙盒监管和创新实验室;第三,加强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积极推进监管科技和合规科技。

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在高端圆桌讨论环节发言

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指出,从总体来看,我国在金融科技发展方面在全球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地位,但在金融科技基础投资方面,中国与美国和欧洲多国还存在一些差距。目前中国的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在其他领域,例如保险科技,中国还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都不够。此外,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科技在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之间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刘斌主任认为,上海在制定金融科技的支持优惠政策和对提高人才的包容度方面还需要改善和加强。

刘斌主任还提出,上海应力争金融科技国际标准话语权,在大数据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金融机构内部,包括跨境金融机构间的数据共享;其次,加强持牌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合作,构建开放的金融科技生态圈,帮助科技企业走出去,更好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在国际化的竞争氛围和视野中,推动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更高质量的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赵晓菊教授主持高端圆桌讨论环节

会议下午场设英文学术专场、中文论文专场和业界专场三个平行分会场。

英文学术专场分为三个半场。第一个半场的主题为“Machine Learning in Finance”(金融领域的机器学习),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教授Andrew Ellul主持。Andrew Ellul教授首先围绕“The Impact of Machine Learning on Financial Markets and Financial Stability”(《机器学习对金融市场和金融稳定的影响》)主题带来主旨演讲,随后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Michael T. Chng、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助理教授程斯分别宣讲了论文“Exploring the Factor Zoo with a Machine-learning Portfolio”(《通过机器学习投资组合探索因子组合》)、“Machine Learning versus Economic Restrictions: Evidence from Stock Return Predictability”(《机器学习与经济约束:来自股票收益可预测性的证据》),同时针对宣讲文章进行相互点评,并进行互动讨论。

英文学术专场第二个半场主题为“Cryptocurrency and Ethics in Fintech”(加密货币与金融道德),由爱丁堡大学金融学首席教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特聘教授侯文轩主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首先带来题为“China’s Fintech Development: Innovation, Risks and Prospect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创新、风险及其前景》的主旨演讲,随后卡斯商学院博士刘嘉涛、爱丁堡大学商学院博士赵若然、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生周从意分别宣讲了论文“Factor Structure in Cryptocurrency Returns and Volatility”(《加密货币收益率和波动率中的因子结构》)、“Socially Responsible Initial Coin Offerings”(《有社会责任的代币发行》)、“Tit for Tat? The Consequence of Private Information Misuse in Debt Collection”(《以牙还牙?收债中滥用私人信息的后果》),同时针对宣讲文章进行相互点评,并进行互动讨论。

英文学术专场第三个半场主题为“Fintech and Banking”(金融科技和银行业),由爱丁堡大学商学院金融学助理教授刘悦主持。来自南方科技大学金融系研究助理杨善翔、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财务学系助理教授戚树森、爱丁堡大学商学院金融学助理教授刘悦分别宣讲了论文“Public News and Market Liquidity: Evidence from the CDS Market”(《公开新闻和市场流动性:来自CDS市场的证据》)、“Does Fintech Lending Complement Traditional Bank Lending? Evidence from Natural Disaster Shocks”(《金融科技贷款可以补充传统银行贷款吗?来自自然灾害冲击的证据》)、“Do Busy Boards Safeguard Integrity in Financial Reporting?”(《繁忙的董事会会维护财务报告的完整性吗?》),同时针对宣讲文章进行相互点评,并进行互动讨论。

英文学术专场

中文学术专场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李春涛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讲师霍源源、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银行卡部和总行信用卡中心部门科长高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闫续文、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彭嘉欣分别宣讲了论文《互联网金融能缓解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吗?——来自微观企业的经验证据》、《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框架下商业银行人脸识别支付创新实践与监管模式研究》、《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来自新三板上市公司的证据》、《RegTech背景下的金融监管组织模式探析》,同时针对宣讲文章进行相互点评,并进行互动讨论。

中文学术专场

业界专场上半场主题为“金融科技的应用及发展路径趋势”,由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朱正言主持。国家发改委中国信息协会投融资信息分会副秘书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于宁,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合伙人王建平、票金所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吴琦迪、上海快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张凡分别带来主题演讲,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交流讨论。

业界专场上半场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国家发改委中国信息协会投融资信息分会副秘书长于宁带来题为“未来科技发展和影响力投资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与模式”的主题发言。于宁研究员指出,目前金融科技最大的痛点在于没有“杀手级”应用,市场上区块链的应用难以真正落地。所谓的“影响力投资”是一种义利并举、公益与商业相融合的投资,是可同时追求财务回报和扩大社会环境影响力的商业行为,目标是为了改善发展中国家社会底层的民生或者通过投资行为实现正面的社会和环境效应。于宁研究员认为,影响力投资是产融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模式,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契合,能够解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融资问题,能够提高公益项目的效益,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合伙人王建平围绕“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和实践”主题进行发言。王建平先生在发言中指出,数字经济已成为近年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成为产业进步的新抓手,是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而金融机构自身在发展中也面临着新挑战,利润消失、营收下滑的状况使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数字化金融战略已成为全球金融业的共识。数字化时代呈现信息透明、速度为王、边界消失三大特点,数商(Digital IQ)成为数字化时代衡量企业数字能力的关键指标。王建平先生表示,数字化的发展将会催生出具有对价值要求迅速提高、对品牌日益挑剔、主动权达到顶峰等特征的“超能客户”,“超能客户”将会主导市场,这也将引发“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发生深刻的变化。

国泰君安证券网络金融部总经理毕志刚带来题为“融合·创新——金融科技驱动下的证券互联网服务”的主题发言。毕志刚总经理指出,证券金融服务的核心是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使客户的资产通过证券市场的投资得到保值和稳定的增值。目前证券市场海量客户投资需求日益增加,证券业投资理财服务面临三大挑战:第一,服务缺口大,大量的投资者尚无服务覆盖,若通过传统投顾来补充,则成本将线性增加,难以实现;第二,服务质量无法保证,传统投资顾问专业水平不一,服务能力良莠不齐,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第三,服务风险增加,线下服务流程难以严格标准化,存在部分投顾违规销售、代客户理财等合规风险。毕志刚总经理表示,未来证券金融服务将以金融科技为驱动,构筑“O2O+财富管理”的零售业新模式,新建线上业务模式,依托线上平台,为海量基础客户提供线上标准化服务,同时增强线下业务模式,依托线下财富管理中心为中高净值客户提供非标、个性化服务,两者结合打造零售业务新模式,基于金融科技由通道业务向财富管理升级发展。

票金所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吴琦迪围绕“金融科技重塑票据生态链”主题进行发言。吴琦迪总经理介绍到,票据交易市场是一场百万亿级市场的盛宴,我国历年的票据签发量和票据交易量都是以亿元为单位的,票据在实体经济中担负着支付、融资和信用三大作用,是重要的经济融资工具,商票融资功能能够使企业信用变现。电子商票在实体经济中发挥着五方面的作用:一、支付便捷,通过竞价机制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二,信用变成价值,实现“发债”融资职能;三、不需要抵押担保,不占授信额度;四、实现融资成本转移,盘活上下游应收应付账款;五、类似信用卡,良好兑付信用记录,信用背书越高。

上海快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张凡以“金融科技在债券市场的创新应用”为题带来主题发言。张凡总监指出,由于债券市场的最大投资者——商业银行不能直接参与交易所市场,导致主要债券品种都在银行间发生交易。由于债券具有种类多、标准化程度低、单笔交易金额庞大、流动性差的特点,债券交易难以在统一市场公开进行。我国债券回购市场逐年增长,本币市场参与者逐年增加,债券市场呈现体量大、单笔交易量大和典型OTO场外市场的特点。张凡总监认为,相比成熟市场,我国的Fintech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于美国市场成熟的金融信息服务与交易网络体系,中国还处于推动流程电子化和数据标准化的中早期。债券市场在Fintech的核心需求集中在监管机构及交易平台、货币经纪商、做市商及金融机构等方面,在于如何把优质的内容推荐给合适的人,使社交精细化,使信息得到准确呈现和有效交互,使流程电子化,提高效率。

业界专场下半场主题为“金融科技应用中的风控与风险监管”,由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副院长谈儒勇副教授主持,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督察长黄乐军、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知识图谱技术团队副总工程师汪伟、中泰证券信息技术部总经理何波、兴业数字金融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创新产品官毛强华、浙江孚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贤分别带来主题发言,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交流讨论。

业界专场下半场

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督察长黄乐军围绕“监管科技的实践与启示——以公募基金业为例”主题进行发言。黄乐军督察长指出,监管科技是金融科技的分支之一,广义概念的监管科技包括监管部门的监管科技及金融机构的监管科技。监管科技促进了公募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了监管效率,促进了合规经营,完善了信息披露,增强了稽查能力。监管科技的发展给监管机构及基金公司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就监管机构而言,监管科技给监管中心主义带来冲击,要求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同时提高信息整合能力,有效整合现有监管系统和共享监管数据,也对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就基金公司而言,监管科技的实施要求基金公司提高监管主动性,进行公司内部监管科技系统的搭建,提高自身开发能力,同时避免多头重复报送,并进行有效的信息保护。针对以上挑战,黄乐军督察长建议,应当从系统开发、实施运行、信息共享、信息安全四方面进行改进,鼓励和支持监管机构及基金公司进行自主研发,加强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建设,减少重复报送、多头报送,减轻基金公司负担,推动不同监管机构间、监管机构内部不同部门的信息共享,强化网络安全防护,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知识图谱技术团队副总工程师汪伟带来题为“企业风控挑战与创新技术解决方案”的主题发言。汪伟工程师认为,企业风控的挑战在于准确率和时间提前量,企业风控存在以下四方面的特点:第一,样本量跨行业明显,样本差别特别大,这导致样本量的确定非常困难;第二,问题推理逻辑不一致,目前统计学概念的独立同分布假设要求分析框架、分析样本、分析结构要和未来一致,才具备可推演的能力,而事实上企业过去的历史数据都是在变化,如何跨越这个障碍进行推演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第三,数据形态不完整,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富含大量的决策和风控的信息没有被有效填充和提取到模型中;第四,数据组织缺失,导致企业对上下游情况、产业格局的了解不完整,这对企业发展而言是致命的问题。

中泰证券信息技术部总经理何波以“基于人工智能的股票异常交易行为监测”为题带来主题发言。何波经理认为,场外配资不利于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场外配资账户持股占比越高的股票,其波动性越大。场外配资账户导致股票波动率增加,减少了股票的流动性,在股市下跌阶段产生更大的流动性风险,同时加大了股票流动性恶化极端事件的出现频率。何波经理表示,场外配资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分类问题,不同类型的账户具有不同的类型的交易风格,很适合用机器学习的方式进行解决。股票市场的主要客户类型有三大类:个人投资者、场外配资及专业投资者。个人投资者是我们通常说的散户,一个个人投资者拥有一个股票账户;场外配资则是将一个账户出借给多人操作,其行为特征与个人投资者是很不一样;专业投资者,如私募等,他们通过一些高频交易及各种各样的统计套利进行股票操作,其与场外配资的最大区别在于收益的稳定性。针对以上三类客户的不同行为特征,构建一个机器学习的模型,对三类客户进行识别,并基于规则的模式将这三类客户的行为特征进行改写,进而以机器学习的方式找出场外配资账户。

兴业数字金融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创新产品官毛强华带来题为“行业商票业务拓展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发言。毛强华先生指出,企业融资的途径包括基金、债券、股权、银行、民间融资、商票等形式,而所有融资途径的核心,是企业的商誉。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企业的商誉形势严峻,而且出现问题都集中在上市公司及央企,对企业商誉的整顿迫在眉睫。毛强华先生认为,行业商票以产业协会或产业平台为中心,支持并监督产业中核心企业使用商业承兑汇票进行供应链内支付融通环节,同时优化全行业供应链上下游账期结构,打造产业良好的商业信用。行业商票业务的拓展需从效益、合规、模式、风控和科技五方面把握。

浙江孚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贤围绕“智能风控助力普惠金融”主题进行发言。张贤副总裁指出,目前各金融机构的普惠目标客户群范围较小,小微金融渗透率低,对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自营就业者的金融供给依旧不足,运用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势在必行。张贤副总裁认为,从整体上看,人工智能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但金融业可能是个例外。金融行业是信息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本身就适合进行科技改造和流程重塑,再加上金融业竞争激烈却又利润丰厚,金融机构有动力、也有实力探索科技驱动金融的新模式。现阶段来看,AI在金融业的应用已取得明显效果,如智能风控、智能客服、智能催收、智能投顾等,不仅用于金融机构内部的降本提质,还可以作为成熟的解决方案在业内输出,不少机构已经单独成立科技赋能公司来抢占这个市场风口。科技之所以能改变金融业,其原因在于:第一,科技激活了数据能力,激活了金融生态链有资源的价值。在智能风控应用中,用户行为数据成为大数据风控的原材料,拓宽风控边界和用户边界,消费金融成为大众金融产品;第二,金融科技本身成为了生产要素。科技逐步产品化,成为独立于资金、用户、数据之外的第四大生产要素,不同金融机构在科技层面的差距催生了科技合作与赋能,为开放平台模式奠定了基础。

本次会议云集了金融科技领域享负盛誉的资深专家、学者,掀起新一波金融科技研讨的思想浪潮,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及实践交流平台。本次会议上午场和下午业界专场也通过网络进行实时转播,向更多场外的专家、学者分享会议上领导、中外专家关于金融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观点、建议。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金融科技风险的有效监管等方面分享贡献了众多理论及实践成果,对今后中国在金融科技的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风险监管等方面的有序、健康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友情链接: